本文作者:admin

汉传佛教超度 *** -汉传佛教超度 *** 大全

admin 2022-09-15
汉传佛教超度 *** -汉传佛教超度 *** 大全摘要: 【感谢】“雍和宫”系列课专题课根据闲者知无涯老师的喜马拉雅音频整理。文字稿由群主 安瑞 及 群友团队整理提供。群友团队名单如下(按课程序号排序):首稿:天心、青玉案首校:安端、恒审...

【感谢】

“雍和宫”系列课专题课根据闲者知无涯老师的喜马拉雅音频整理。

文字稿由群主 安瑞 及 群友团队整理提供。群友团队名单如下(按课程序号排序):

首稿:天心、青玉案

首校:安端、恒审、老飞哥、草莓、生显、识良、123、任小占、周新伟、梅、茯恩、灵犀、铭、无云、Edward、王珺钰、大东

终校:安端、天凉好个秋、灵犀、铭、Edward、静能生慧、无云、恒审、任小占、生显、老飞哥、梅

汉传佛教超度方法-汉传佛教超度方法大全

本课首次上线:2019.11.26

上一课,我们讲了藏传密宗灌顶的由来和下密灌顶。但是,下密灌顶只是密宗灌顶的开始,密宗有四续部,所以灌顶仪式对应着最少就有四种不同的类型。

最开始,就是我们讲的这个“下密灌顶”——用金奔巴壶,所以也叫“器皿灌顶”。这个灌顶是一个入门儿级的——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无上瑜伽部,每一级都有一个灌顶。到后期,每一个修行的法门都有一个灌顶。后面三种灌顶叫作——秘密灌顶、语言灌顶、智慧灌顶。它是针对受度者不同的阶段,设立出来的不同的灌顶。更高层次的灌顶就是——智慧灌顶。智慧灌顶呢,它用于修无上瑜伽部的“无上瑜伽密”……就是双身修密灌顶。

佛教的密宗,它在哲学上的义理,出自“大日经”【《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》】,“大日经”有三句话,归结了整个儿密宗的根本义理,叫作——因、根、究竟。它这句话叫作——菩提心是因,大悲为根本,方便为究竟【原文:菩提心为因,大悲为根本,方便为究竟】。菩提心是因,这个的“因”字;大悲为根本,这个“根”字;方便为究竟,这个“究竟”,这三点就构成了密教的理论核心!这是三个理论核心——因、根、究竟。因此,佛教密教,它所有的修持都是围绕“因、根、究竟”这三点展开的。

灌顶只是一个入门!具体的,还要修持……不是说——灌完顶就完了!灌完顶就是那个门槛,门槛你过去,对吧……之一步下密灌顶,好!你进入事部;紧接着秘密灌顶;紧接着语言灌顶;紧接着最后——智慧灌顶,到第四步了!它每一步中间还是有灌顶的啊……

展开全文

围绕密教的核心理论……就,三个点——因、根、究竟,密教就产生了四组不同的修持 *** ,或者叫“四组并举”的修持 *** ——六大为体;三密为用;四曼为相;五佛五智。哎,这个我可以再说一遍啊……就是——密教围绕着它的理论核心——因、根、究竟,展开有“四组并举”的修持方式,之一组叫作“六大为体”;第二组叫“三密为用”;第三组叫“四曼为相”;第四组叫“五佛五智”。呐,灌完顶,你就要围绕这四组修持方式并行展开。

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儿这个……密教的这“四组并行”的修持方式吧:

之一个,叫“六大为体”。六大为体,它是一个理论上的先觉认识!什么啊?就是说:我先要有一个佛教的理论的世界观,认识到整个儿宇宙万物是由“六大”组成的——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。“地、水、火、风”我们都知道,然后加上“空”、加上“识”。

这“六大”呢,所化是宇宙万物……都由这“六大”所化!而这“六大”本身是什么呢?它的……它的本质是什么呢?它的本质是——大日如来佛的法身。换句话说——大日如来佛的法身就是“六大”——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。呐,由这“六大”,就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本体,我们称之为叫“六大为体”。六大为体,就是“四组并行”修持方式的之一步,叫作——对这个佛教的世界有一个理论认识……这个世界是由“六大为体”构成的。

然后,第二步呢……第二部是一个实践过程,叫“三密为用”。这是密宗具体的实证法……就是——身密、口密、意密。这“三密”要与本尊相应!

身密呢,就是一个特定的结手印……就是用手结一个印契,比如说——无畏印啊、转 *** 印啊、斯克印啊……它针对不同的本尊,有不同的结手印,包括——坐姿、身姿……整个儿身体的这一部分的密,叫“身密”。

口密……口密是什么?口密就是——真言咒语。这个真言咒语历史上发展过很多期……它最早,我们称真言咒语叫“陀罗尼”;第二期,我们叫“持明”……什么持明?明王……大威德明王,那个明王就是“持明王”;第三期,是“真言咒语”——真言门。口密,就是——要口诵本尊的真言咒语!就是……你修行哪个本尊,你就要念这个本尊的真言咒语。

最后,意密呢……“意”——思想。对吧……意密,就是要在心中观想这个本尊!因为佛教认为——人有三业……就是,你造业会有三个“业”,叫:身业、口业、意业。你造业不是凌空你一个整体造业,你要分开的——你身体要造业,对吧……你行凶;你口要造业……你骂人;你意要造业……你想坏事儿!

人的“业”是由“三业”构成的——身、口、意。所以,修行这“三密”是什么呢?是“因”!因为你有这三个“业”,所以你要修行这三个“密”。那,它的“果”是什么呢?就是要清净你这三个“业”——你这三个“业”都是业障,你要清净掉。修三密是“因”,净三业是“果”!这就是要“三密为用”的一个理由。

那,对应着这“三密”,对吧……最终要达到彻底清净的结果!这就是它的具体宗教实践——先是“六大为体”,有一个精神上的认知;紧接着的是“三密为用”,有一个具体行为上的 *** 。

下一步,叫“四曼为相”。什么叫四曼为相呢?曼,就是曼陀罗【又译作曼拏罗、满荼罗、曼荼罗、漫荼罗等】坛城。我们说——有父续部、母续部。母续就是坛城。曼陀罗坛城有四种,所以叫“四曼为相”。之一种更大,叫“大曼陀罗”——中间是本尊;第二个曼陀罗,叫“三昧耶曼陀罗”——中间是本尊的法器,也代表本尊;第三类曼陀罗,叫“法曼陀罗”——中间是本尊的种子字,也代表本尊;第四种曼陀罗,叫“羯磨曼陀罗”,代表本尊的成就。所有的曼陀罗就这四种——大曼陀罗、三昧耶曼陀罗、法曼陀罗和羯磨曼陀罗。所以,这四种都是你观想的对象……观想这四种曼陀罗!

观想这四种曼陀罗的同时干什么呢?口密啊……身密啊……意密啊……你观想这四种曼陀罗,是不是就是意密?这个时候儿你结手印,是不是就是身密?这个时候儿你同时就要念诵咒语真言,是不是口密?就是……“三密为用”要以“四曼为相”展开!就是说——“三密为用”和“四曼为相”这两个在密宗修行中是不可脱离的!是以“四曼为相”为对象,展开的“三密为用”!

修行者就在对四个曼陀罗的观想中修行“三密”——修行者和本尊……对吧,你要观想本尊……坛城本尊;修行者和本尊,他们就在世界中形成了沟通!我们说——就形成了那条秘密道路的连接……就是“即身成佛”那条秘密道路的连接,你就在这种状态里和本尊进行直接沟通了。

密宗修行的最后一步……我们说:“六大为体”——精神上的;“三密为用”——实践上的;“四曼为相”和“三密为用”是实践上的一对儿,不可分离的一对儿!那么最后一个,就叫“五佛五智”。

五佛五智,就是你“即身成佛”的最后一步!你达到这步,你就成佛了!因为密宗,它不光要靠修三密、净三业、观想曼陀罗、口诵真言咒语,最后即身成佛……你通过它们这个“三密为用”和“四曼为相”是为了要达到一个结果!这个结果,就是要拥有佛的智慧,对吧……你成佛,前提是你要拥有佛的智慧!你拥有了佛的智慧,你当然就成佛了。

所以,你要拥有五个佛的智慧!就是——通过五种“禅那”,获得五种佛的智慧!所以叫“五佛五智”。就是说……通过五种禅定,获得五种智慧。这五种智慧,噩梦在前面的课里讲过……就是——大日如来,祂代表的叫“法界体性智”;阿閦佛代表的叫“大圆镜智”;宝生佛代表的是“平等性智”;阿弥陀佛代表的是“妙观察智”;不空成就佛代表的是“成所作智”。

呐!这五种“智”的获得……就是说——我们有了认识,有了具体实践的 *** ,最后获得这五种“智”……这不是你自己能获得的!就这一步,仍然必须有上师进行灌顶和亲自传授!懂了吧?你入门儿……这个灌顶——甭管是下密灌顶、秘密灌顶、智慧灌顶,它都是入门儿的灌顶。但是在最后成佛的这一刻……最后的这一步——“五佛五智”上,仍然需要上师对你进行最终的灌顶和亲自传授!

这就是藏传佛教“四皈依”中——“皈依上师”的重要性!换句话说——你每一步也离不开他!你入门儿这一步是上师为你灌顶的,你最后成佛的这“五佛五智”的这一步是上师为你灌顶的……修炼的路上,这个上师他要全程跟随你!这就是为什么——藏传佛教,它特别重视上师的理由!我们汉传佛教就没有这个……因为,我们汉传佛教得的是精神;藏传佛教得的是义理;我们说……这个,净土宗得的是情怀。对吧!不同的宗派,得了佛陀不同的东西!藏传佛教,它得的就是这个义理。

因此,就是……我们通过了整个儿密宗修行的理论——先灌顶,紧接着“六大为体”、“三密为用”、“四曼为相”……最终达到成佛——“五佛五智”。我们看这个整体过程,我们就知道了——上师全程跟随!但是,这里也得出一个结论,就是——不可能是什么人都能做上师的!现在的问题就是——上师太多了……

跟随这个全程……这个上师,一定是个“大成就者”!换句话说——他自己至少已经通过了全部的试炼!否则,他就没有这个能力带你通过这个修炼。对吧!这个修炼不容易啊……他自己应该已经全通过!他要没通过,他凭什么领你?

汉传佛教超度方法-汉传佛教超度方法大全

在密宗的修行里,有没有更快的路呢?也有!在密教体系里呢,女性是智慧的化身。如果你想快速获得智慧,还有一条路,就是通过女性加持!在无上瑜伽密中,有“密灌顶”。“密灌顶”这条路呢,实际是密宗根本义理里衍生出来的……因为“杀、盗、淫、妄语”这是佛教的根本戒律!但是我们讲过,密教它有三个核心理论——因、根、究竟。在“因、根、究竟”之外,实际密宗辟了一条独立的路,这条独立的路叫“有余方便”。

啊,这个“有余方便”一般是……是,这条路是不辟的!但是,在特殊情况下,密宗允许“有余方便”。什么叫有余方便?就是——可以不受约束的方便。但是,这个不受约束的方便,不是你想修就能修的!根据格鲁派的密宗经典《密宗菩提道次第》认定——“有余方便”,只有上上根器的人才能修!就是……首先,你得修到无上瑜伽部啊,这已经是上上根器了!但是,在上上根器中,“有余方便”也只有那最顶尖的人能修。

密宗修持的这四续部,它们根据学者的根基不同设立,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。对于普通人来说啊……不是你想学哪个部就学哪个部的。很多普通人就是说——上来,我就想学那个无上瑜伽部……他觉得这是一个汉传佛教的概念……就是说——所有的事情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了,只要我努力付出,就一定有结果。错!

密宗的修持跟你努力关系不大!跟你先天关系有关……跟你的先天根器有关!一般情况,下等根器的人修事部,百分之九十、百分之八十;中等根器的人修行部,那就剩下百分之十。瑜伽部本身已经为上等根器所设置,这种人已然百里无一!你有根器,还得努力……你可以把无上……嗯,瑜伽部修好。这是我们普通人能做到最多、最多的顶层。

只有特上品根器或上上品根器,才能修无上瑜伽部——这点我要特意提出来!因为,我见过太多的普通人,下品根器……顶天就算中等根器摸到边,非要修无上瑜伽部。其实这不好!也没用……非常不好。我们讲——密教修持,它真的跟这个显教不一样……说——我只要努力就行。确实存在先天根器问题。

这是一般情况,对吧!在任何情况下,事情都有一般和特殊两种情况。在密教的这种修持上,有没有特殊情况呢?就是说——我本来是个下等根器……我忽然就变成上的根器了。有!有!!但很少见。用我们的话说,就是——醒了!这个人的内心醒了!就……原来看他是个下品资质,他醒了……他变成上品资质了。但这种情况也比较少。

这就是我们把藏传密教的理论讲完之后,给大家提一个醒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