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道家称超度-道家 超度

admin 2022-09-06
道家称超度-道家 超度摘要: 道场是由不同单元的「科仪」组成的,各个科仪之间相互独立,又彼此关联。道场的类型多种多样。钦安殿,因其神圣的位置与特殊的意义,一直在明、清两代的宫廷道场活动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。清代钦...

道场是由不同单元的「科仪」组成的,各个科仪之间相互独立,又彼此关联。道场的类型多种多样。钦安殿,因其神圣的位置与特殊的意义,一直在明、清两代的宫廷道场活动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。清代钦安殿内举办的道场主要包括金箓大斋、拜表、拜斗、唪经等几种。

金箓大斋

苏州正一派「先天奏告拔亡玄科」现场及所铺设罡毯 陶金供图

将乾隆时期《钦安殿陈设档》中开列的科仪书单与同时期大光明殿法官娄近垣所编《清微黄箓大斋科仪》进行比较,可以看出,乾隆时期钦安殿内举行的最隆重的道场是为期多日的「金箓大斋」。在宫廷文献中,也往往写作「吉祥好事」、「吉祥道场」。

苏州正一派「先天奏告拔亡玄科」现场及所铺设罡毯 陶金供图

「金箓大斋」作为斋醮的一种,「斋」是指约束身心,「醮」则与「祭」同意。稍具系统的道教斋醮始自六朝的天师道,它主要分「宿启建斋」、「正斋行道」、「散坛言功」三部分,其结构源于《仪礼》所载的预告、行仪、答谢三段式仪典。

一般来说,「金箓大斋」为时五日,之一日即「宿启建斋」部分。这一天的清晨,高功法官(道功更高的道教法师)率领道众举行「发奏科仪」,召请功曹(天神)将举行「吉祥好事」的公文呈送给三界圣众,令使周知。随后的下午举行「建坛科仪」,先请神将肃清坛墠(祭祀场所。筑土曰坛,除地曰墠),再请三清(道教三清:太清道德天尊,玉清元始天尊,上清灵宝天尊)慧光照彻坛场,寓意「三生万物」,又鸣金钟、振玉磬召阴阳二神,寓意「两仪分判」,随后法官又敕水净坛、设五方结界,以此通过法官与道众的道法作用,构成一座虚拟的「虚皇法坛」。是夜,法师率道众登坛,举行正斋之前的「宿启科仪」,即昼夜开启之意。法官先行化坛(将坛场幻化为仙境的科仪组成部分)、卷帘(奏请降临坛场的神仙听取高功的奏疏的科仪组成部分)等功夫,再奉请「五方真文」安镇坛场。最后入科,宣读词文并送化。至此,一座虚拟的室内「虚皇法坛」业已具备,所有预告工作均已完成。

展开全文

清 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 长三九厘米 宽一三·七厘米 高一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现陈设于钦安殿

作为金箓大斋主体的「正斋行道」通常为时三日。每日清旦(清晨)开始,法官率领道众登临法坛,分别举行「早朝科仪」、「午朝科仪」、「晚朝科仪」,即所谓「三朝」或「三时行道」。据《上清灵宝大法》载,玉清天中元始天尊所居之七宝层台,每日寅、午、戌三时鸣大法鼓,此时即诸天上帝天真上朝元始。斋醮中之「三朝」即取意于此。

清 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 长三九厘米 宽一三·七厘米 高一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现陈设于钦安殿

「散坛言功」是「金箓大斋」的完结部分,在「解坛科仪」中,法官恭起安镇坛场的「五方真文」复还天阙,并为曾经效力的功曹、神将向上天言功、代谢,然后陆续将临坛的神将、祖师、诸天上圣恭送回天。最后在「设醮科仪」中,法官以斋主所奉献的供品款谢神明,并再次祈祷祝福。至此为「金箓大斋」圆满结束。

由《钦安殿陈设档》中所见的「金箓大斋」是一套定型于中古时期的道教仪式体系,明代周思德与清代娄近垣皆师法于此。此外,如果适值重大节庆或特殊场合,往往还要加做「拜表科仪」。

清 铜经匣 故宫博物院藏

清 铜经匣 故宫博物院藏

拜表科仪

所谓拜表,即高功法官通过「发炉」、「出官」、「冲表步罡」、「飞神谒帝」等道法内秘,向天帝拜进表章,面陈祈福或拔亡之事(编按:拔亡,即「亡斗」。「亡」指亡魂,「斗」指北斗星君,是道教尊神,主管人之生死。道士通过上表奏疏,献茶烧香,燃点斗灯,恭迎斗母神莅临醮坛,达到接引亡魂、升登福地的目的)。法节次中,以「冲表步罡」、「飞神谒帝」最为重要。

清乾隆 御笔【统握元枢】编 故宫博物院藏 此匾悬挂于钦安殿明间正中楣上

届时抱厦正中供案前铺设刺绣罡毯一块,罡毯上刺绣有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的图像以及二十八宿、南辰北斗等星图。法官更衣毕,将朝简改换玉圭,以双手端持,从罡毯东北角箕宿开始踏「二十八宿罡」,其步法为沿顺时针顺序踏步,每踏一步即一宿,手并掐一诀,同时脑中存想自己元神「旋步星空之上」,如此围绕罡毯一周至东北角斗宿结束,此后又踏「三台罡」、「五行罡」、「九灵飞步」等罡步,并存想「元神步虚太空,高奔天宫」,最终法官再顺时针旋绕一周面向西北乾位天门立定,三大拜之后,开始进入最为关键的「飞神谒帝」节次。

清晚期 慈禧御笔【福应天人】匾 悬挂鱼钦安殿【统握元枢】匾的西侧 钤朱文印“慈禧皇太后之宝”

《钦安殿陈设档》中记载:「花褥一个(其下贴黄签)。道光十九年……征去花褥一个,拜表用。」此花褥即是法官「飞神谒帝法」所用。上言法官步罡结束,有侍职道士将褥子铺于坛上,法官跪下,口念「恭按家传上道,拜进表文,蹑景飞神,万象寥廓。罡风灏灏凛凛乎,万里遥途;道气腾腾坦坦然,九霄之正路……」,随即俯伏于褥上,默运体内真气化为元神,过三关至顶门而出,依凭师密旨存想,飞升上天,于上帝御前拜呈表文,虔诚祈愿,事毕乃从原路返回,自顶门入体内。在「冲表步罡」及「飞神谒帝」两个节次中,需于坛前悬挂《默祷图》,图中所描绘者即是法师行「飞神谒帝法」时所存想之部分景象。

清乾隆 玉雕真武像 故宫博物院藏

道家称超度-道家 超度

拜斗道场

雍正八年,娄近垣因为清世宗礼斗禳病灵应而开始得到信任,并于次年被封为钦安殿住持,当时御花园东北隅的位育斋及宫内多处都建立了斗坛,成为固定的礼斗坛场。钦安殿也成了定期举办礼斗道场的殿堂,《钦安殿留存档》记载:「钦安殿斗坛每月礼斗日期:初一日,月斗;初三日,下降;初九日,下降;十五日,月斗;二十七日,下降;庚辰日,吉祥斗;壬寅日,吉祥斗。」

紫禁城内位育斋现貌

这里所列之礼斗日期正好可与清宣宗停止钦安殿道场上谕中「向来钦安殿当差之首领太监等……每月又有拜斗之日」之语相呼应,说明彼时钦安殿除了规模较大的斋醮道场外,亦经常由太监道士举行单日的礼斗道场。如此频繁地举行礼斗道场,应是受了清世宗、清高宗时期娄近垣的影响。

唪经道场

除去上述三种道场形式之外,最为基本的「唪经道场」自然也是钦安殿内必不可少的道场内容之一。根据《钦安殿陈设档》所记《玉清总极文昌大洞仙经》来看,当年殿内曾经举行过以音乐吟唱为主的「谈经道场」,此外,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「升天道场」,专在帝、后驾崩之后举行。「升天道场」的时间长度不定,少则七日,多则可达二十一日,这是民间丧礼所企望不及的规制。

该文章摘选自《紫禁城》杂志APP,欲知晓更多藏品故事请前往应用商店下载。

道家称超度-道家 超度

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,欢迎关注【文藏】官方今日头条号!

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,欢迎关注【文藏】官方今日头条号!

阅读
分享